桃园市长郑文灿10日主持桃园市第19次抗旱应变会议,并于会议前颁发全国第一件自行取用水资源中心放流水同意书予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市长表示,自去(109)年10月开始实施抗旱工作,桃园从水源调度、备援及节水等方面多管齐下,目前石门水库蓄水量不到5成,但对照2016年的水情,当时已进入二阶段限水的红灯,今年虽然发生旱象,但桃园水情现在仍在黄灯,代表抗旱工作有所成果,请市民朋友与市府团队一起努力,在梅雨及台风季来临之前,仍要继续节水抗旱。
郑市长感谢南亚塑胶公司配合市府抗旱节水政策,在产能满载的状况下,持续提高节水率,将冷却用水、制程用水及民生用水循环再利用,是企业的节水典范,也是实践循环经济的典范。此次南亚锦新厂更率全国之先,取得全国第一张自行取用放流水使用同意书,预计斥资新台币1.5亿元,设置2.4公里的输水管线及相关取水设施,并向市府申请取用桃园北区水资源回收中心每日1.5万吨放流水,相当于6万人的用水量,将做为制程冷却用水使用。
郑文灿指出,现在翡翠水库每日支持板新给水厂辖区达81万吨,板新给水厂每日支持大湳给水厂达21万吨以上,平镇给水厂则支持新竹每日达20.8万吨,北水南调的量能已达极限,必须取用其他备援水源,包括河川、埤塘、地下水等。目前桃园市有水权状的地下水井一共1,387口,水权量达2亿吨,几乎是一个石门水库的水量,其中工商用户近9成,抗旱期间地下水成为重要的备援水源,水务局也透过地下水云端监测系统,充分掌握地下水的使用情况。
郑文灿说,目前桃园已完成7座水资源回收中心,包括桃园北区、大溪、龟山、复兴、三民、石门及杨梅水资源回收中心,其中桃园北区每天可供5万吨回收水、龟山2万吨、大溪及石门分别有3,750吨及3,000吨,新设的杨梅水资源回收中心每日也有3,000吨回收水量,市府鼓励各公务单位优先取用水资源回收中心的放流水,如消防用水、扫街车、工地抑制扬尘、浇灌需求等,也欢迎民众就近取水,节省自来水用量。
针对桃园供水情势及备援水源,经济部水利署北区水资源局长江明郎表示,截至3月9日上午7时,石门水库蓄水量约9,585万吨,蓄水率49%,桃园地区水情仍为黄灯,实施夜间10点至隔日早上6点减压供水;备援水源的部分,埤塘及备援井的累积抽水量达81.8万吨,市府也于2月6日起支持老街溪及新街溪抽水作业,每日抽水量约4.6万吨,在延长石门水库供水期程的原则下,后续视雨量、河川水文情形、用水需求、机具及人力条件等因素,机动调整备援水源及供灌策略。
市府水务局副局长李金靖表示,本市新设抗旱备用水井的工程进度,目前六处备用水井经勘验后确认凿井位置,分别位于杨梅区新梅儿童公园、平镇区民俗文化公园、中坜区自强公园、八德区大湳公园、龟山区大坪顶公园、芦竹区光明河滨公园,目前全数施工中,预计今(110)年5月份完工。
台湾自来水公司第二管理处副处长郭文彬表示,北水处目前支持板新地区已达81万吨以上,板新给水厂支持大湳给水厂已达21万吨以上,三峡河如有余水则再增加支持桃园地区,统计自去(109)年12月1日至3月8日,已增加顶山脚加压站支持1690.52万吨、尖山加压站1057.05万吨,合计节省石门水库2474.57万吨原水,延长石门水库供水期程。另外,节水措施累计节水率5.93%,总节约水量1014.25万吨。